第72章 遏制世家的手段

小林子1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奇快中文网 www.qkzw.co,最快更新三国:糟糕,我的才华暴露了最新章节!

    曹操将回家探亲的曹婧于傍晚时分送回高府,曹婧带来的话让曹操对高照更加忌惮。

    昔日,曹操就命人监视高府,但那些人都无缘无故的消失不见,仿佛世间从未出现这些人。

    只是那时战事吃紧,不曾用心去查。

    自那时起,曹操对高照就有着说不清、道不明的感觉,觉得高照并非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送曹婧回到高府,却意外得到常伯的回答,高照正在会客?顿时让曹操有些好奇。

    会客?会什么客?

    于是便有了曹操前往高照书房,从而听到郭嘉最后的提问。

    “修平,你可有手段,助主公免去世家的麻烦”

    只见高照不慌不忙,喝完一杯酒,才悠悠开口:

    “免去?谈不上,只能说遏制的一些手段吧”

    曹操顿时打消要进门的想法,站在门外,仔细听着几人的谈话。

    屋内的荀彧和郭嘉对此都是来了兴趣。

    “哦?修平快快说来,有何想法”

    高照听到门外的脚步声消失,也不点破,而是微笑着开口:

    “主公不是已经实施了吗”

    郭嘉和荀彧都是有些疑惑:

    “何事?”

    “招贤令啊”

    高照望着二人,认真的开口:

    “世家的能量在根源上就是遍布朝堂,门生故吏遍天下,主公招贤令的颁布,为寒门提供了一个上升的通道,以此来打破朝堂被世家垄断的格局,只不过一时之间,效果微弱罢了”

    荀彧和郭嘉恍然大悟,均是点头。

    “那修平,你刚刚想说的计策,莫非比主公的招贤令更管用?”

    高照轻轻摇摇头:

    “谈不上,只是数管齐下,文若、奉孝,我先问尔等,世家的能量体会在哪”

    谈到这点,身为世家之人的荀彧有很深的心得体会:

    “其一,就是世家之人遍布朝堂,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;其二,便是世家之人都是经过长久以来的土地兼并,身上的土地财富之数不可量计;其三,便是世家流行通婚,基本上世家之间,联系密切”

    郭嘉听到荀彧的话,当即有些头大,世家之人何其多,大世家、小世家等等联合在一起,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。

    高照认同的点点头:

    “文若说的不错,我之计策,便是针对世家的三个方向”

    说到这,郭嘉和荀彧均是精神一振,仔细听着高照的话。

    门外的曹操更是竖起耳朵,准备仔细聆听。

    “为何世家之人遍布朝堂,那是因为他们手中有知识,而且以大汉的选官制度‘察举制’来看,若是继续实行察举制,官官相护,世家之患无解,主公的‘招贤令’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,另外,若是我,会开放太学,具体到郡、到亭、到里,以人数为基准,例如,满五万人的的县里需创办太学,降低寻常百姓的束修,如此,既能开源,又能让目不识丁的百姓掌握知识”

    “到时,朝廷再为那些掌握知识的百姓提供一个上升通道,我称之为科举制,科举的学子依次进行,乡试、会试、殿试,最后由掌权者亲自监考,当然这只是简化版,另外还可以增加武试,用于选拔武将”

    “打破了世家垄断朝堂,从知识开始”

    郭嘉、荀彧听得津津有味,但说到此处,郭嘉却是开口:

    “相比于世家的垄断,好像让百姓开蒙,更加可怕吧”

    不怪郭嘉内心有此担忧,对于掌权者来说,百姓越是懵懂,越好管理。

    却见高照摇摇头:

    “如此也好限制,那就是入学的百姓,先生必须给他们灌输爱国情怀,但是有一个难点,就是阻力太大,必须有魄力的掌权者才能实施”

    郭嘉和荀彧若有所思的点点头。

    高照喝了一口酒,润润嗓子继续说道:

    “土地兼并方面就是民生方面了,大刀阔斧的改革,更改大汉留下的赋税制度,大汉以‘人头税’为主,如此更加助长了世家的土地兼并,我对此提出的计策便是,以人为单位改成以亩为单位,如此,地多的世家,税收自然也多,当然,当下仅仅是一个思想轮廓”

    “通婚就更好说了,以上两点,如果正式的实施下去,通婚的麻烦,随着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,知识越来越多,朝堂上的官员越来越多,那世家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,通婚也就没有必要了”

    郭嘉二人整整沉思了一炷香的时间,才恍然抬头,眼中流光溢彩:

    “修平的想法当真匪夷所思啊,为何不进献给主公呢”

    高照望向荀彧,佯装悲哀:

    “文若看出主公的白日间的心思了吧”

    荀彧闻言,眼中的流光消失不见,而是沉重的点头,不再多说。

    门外的曹操听到自己想听的话,也没有打扰三人,面色激动的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高照察觉门外之人已走,当即开口:

    “文若、奉孝,今日说的够多了,可千万别将我今日之言传出去,若是外传,我性命不保矣”

    二人连忙应下,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次日,刘协在曹营之中的第一次朝会正式开始。

    刘协一眼便望到堂下的高照,眼神莫名。

    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”

    在一名太监说完,曹操立刻站出来:

    “臣曹操有事上奏”

    “准”

    曹操抬头,顿时开口道:

    “陛下,臣蒙受天恩,将乱臣袁绍赶出中原大地,独剩三子,长子袁谭在青州一带,次子和三子袁熙、袁尚目前已逃往辽东,臣意,立即发兵,彻底平定北方,为陛下廓清环宇”

    刘协眼中的无奈一闪而过:

    “准奏”

    曹操见刘协准奏继续说道:

    “陛下,臣还有一事,袁绍已死,冀州、并州重新回归朝廷,如今中原数州多年经过战乱,百废待兴,臣建议,当大兴农业、水利,建农官,以朝廷规矩约束”

    刘协眼中的愤恨一闪而过,开口道:

    “将军有何话,直接说吧,将军所奏,我无不照准”

    曹操有模有样的鞠躬:

    “繁昌侯高照,对民生方面多有心得,如今已是治粟内史,臣建议,民生方面,陛下全权交予高照负责”

    “准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