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章 隔空之音

桂新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奇快中文网 www.qkzw.co,最快更新盗墓:气运逆天,觉醒人皇血脉最新章节!

    但张家搬出了禹王九鼎,他还真不敢说,这九鼎是假的。

    而为了洛尘,张家特地将这件宝物送了过来。

    他们想请洛尘出手,帮他们对付汪家人。

    禹王九鼎,便是请洛尘出山的代价,是张家送给九门的第一件礼物。

    “诸位要是不信,可以亲自来验一验。”

    “大爷爷?”

    药来不解的问道:“不去验吗?”

    “胡闹。”

    沈默说:“这东西,就没法验!”

    禹王九鼎,失传了都快2200多年了,属于传说中的东西。

    但它跟秦王照骨镜不一样,属于根本没有什么鲜明特征的器物。

    五脉的几个家族, 一共也就1200多年。

    可大禹是什么年代的人啊?

    至少3800年前!

    这怎么验啊?

    他五脉,有什么资格评价眼前这九尊鼎,是真是假?

    拿不出证据啊!

    “. “大爷爷,要不我用象踏决,试试?”

    黄定坤毕竟是青铜器方面的专家,他既然开口了,沈默只得先让他试试。

    “这真的是九鼎吗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啊。”

    “从来没人见过真正的九鼎啊。”

    “即便是在古代,也就只有周天子一家,才有资格看到九鼎,就是秦始皇都没见过。”

    可以说,自古以来,关于九鼎的传说不计其数。

    然而真正见过它的人,却寥寥无几。

    “嗡~~~”

    还是象踏决,黄定坤只觉得这九个鼎所发出的声音,简直超乎他的想象。

    “我从来没听过如此雄厚的青铜之音。”

    “不可思议。”

    这九个鼎,实在是有些出乎黄定坤的理解。

    正,很正!

    九鼎发出的声音,雄浑而平稳,简直就不像是鼎,而是九个巨大的编钟。

    (吗得的)“弦之调律,正音之准。”

    黄定坤猛地退出了象踏决的聆听状态,眼睛瞪的老大,他指着九鼎,问张启山:“张大佛爷, 你告诉我这些鼎是用什么东西做的伏?”

    “太标准了!”

    这九个鼎,简直就像是在挑战人类听觉的极限。

    它们所发出的声音,就像是极为标准的刻度,在为之后所有的礼器和乐器,进行比对和校 准。

    “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!”

    黄定坤指着其中一个鼎说:“如果这是九鼎,三千八百年了,不可能没有磨损,它的音,不可 能这么准!”

    然而,现代民国仿照。

    更加不可能。

    什么样的技术,可以在造鼎的时候,控制好重量、大小、形状、器型。

    从而使其发出九个彼此对应,又刚好均等分的音节?.

    “这鼎是假的?”

    “不。”

    黄定坤的声音有些颤抖,指着鼎的手也在颤抖:“不是假的,这鼎,确实是三千多年前造的。”

    新造的鼎,内部气泡的结构,不可能跟存在了三千八百年的鼎相比。

    “怎么会这样?”

    “怎么会这样?”

    黄定坤想不明白,也无法理解。

    “还请佛爷告之我,”黄定坤:“为何过去了三千年,这九个鼎,彼此之间还能保持如此标准的 结构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。”

    张启山说:“黄二爷,你可知道《拾遗记》?”

    “拾遗记!”

    海兰珠就是为了这本书,才回到了华国。

    “拾遗记,我自然看过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请黄二爷,念一念里面关于禹王九鼎的描述。”

    张启山询问,黄定坤立刻开始回忆:“禹铸九鼎,五者以应阳法,四者以象阴数。”

    “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,以雄金为阳鼎。”

    “鼎中常满,以占气象之休否。”

    “当夏桀之世,鼎水忽沸。及周将末,九鼎咸震。皆应灭亡之兆。”

    “后世圣人,因禹之迹,代代铸鼎焉。”

    在场众人中也有不少是读过拾遗记这本书的,也知道里面关于禹王九鼎的描述。

    “雌403金为阴,雄金为阳。”

    “五阳四阴。”

    张启山说:“这九鼎,彼此之间互有联系,当将它们放在一起之后。”

    “就会阴阳调和,互相影响。”

    黄定坤抬起头,眼中尽是恍然大悟:“从而减重者一分,补缺之一毫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原来,竟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黄定坤涨见识了,也第一次见到了如此神奇的九个青铜鼎。

    “《史记封禅书》中记载:禹收九牧之金,铸九鼎。”

    “皆尝亨觞上帝鬼神。”

    “遭圣则兴,鼎迁于夏商。”

    “周德衰,宋之社亡,鼎乃沦没,伏而不见。”

    “诸位请看。”

    黄定坤来到了雍州鼎的面前:“这鼎上所刻的九洲古地图,正是数千年前的地理风貌。”

    “每个鼎上都有,每个都有。”

    禹王九鼎是华夏王权的开端,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神器。

    最早的“华夏、九洲、定鼎、问鼎’,这些词全部起源自这里。

    可以说,禹王九鼎是比传国玉玺都要具备传(bcde)奇色彩的国宝。

    “真的?”

    五脉众人面面相觑,完全懵了。

    怪不得九门的最后一关,想要把门给关上,不让外人知道。

    如果九门真的得到了九鼎,此事一旦流传出去,多少有心人会借此发挥。

    又会有多少人,会提出九鼎回归,帝制复辟,这样的言论。

    “鼎是真的!!”

    然而现在,大门已开,上百人都亲眼看见了这禹王九鼎。

    “不会吧,不可能啊!”

    “各位,这是九鼎,是我华夏传说中的九鼎!”

    但它真的是真的吗,谁能肯定它一定是真的?

    就凭黄定坤的几句话,就可以断定,禹王九鼎真的回来了?

    是,五脉是很权威。

    但这是国器,是神器!

    “大爷爷。”

    许一城对有些慌乱的五脉众人说:“这鼎是真是假,不重要。”

    “ 什 么 ? ! ”

    众人一脸疑惑,觉得许一城是不是疯了。

    这可是禹王九鼎啊,华夏的传世神器,怎么能说它不重要?

    “一城,”药慎行问道:“你想说什么?”

    “态度。”

    许一城看向张启山:“九鼎真假,我们说了不算,你只想知道,我们认不认它是九鼎。”

    认与不认,这才是问题的关键。

    九鼎是真的,张启山可以用性命发誓。

    但禹王九鼎毕竟消失了2200多年,就算真的出现了,谁又有资格说它们是真的呢?

    证据在哪,谁又能证明?

    区区五脉,他们有什么资格说这九鼎,就是3800年前大禹铸造的九洲鼎?

    九门问心无愧,知道九鼎是真的,那么五脉呢?

    “禹王九鼎。”

    坏大辅的拳头死死攥紧,他狠狠咬牙,看着摆放在庭院中的一个个象征华夏权利和天命的九 鼎。

    “秦王照骨镜,禹王九鼎。”

    在他们日本人的掠宝清单之上,排名第一的宝贝,叫传国玉玺。

    这东西早已失传了一千多年,日本人想要得到它,做梦都想。

    他们的野心很大,早已生出了侵吞整个华夏的想法。

    而得到传国玉玺,就像是在征服这个国家之时的天命所归。

    如果日本天皇能带着传国玉玺,站在金銮殿上,宣告这个国家属于他们日本帝国。

    那是怎样的威仪,怎样的气象万千。

    “真的有九鼎吗?”

    坏大辅看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。

    日本人的野心,还是小了。

    他们只看到了传国玉玺,却没有将禹王九鼎四个字,写在掠宝清单之上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一直都只将九鼎,当成一个华夏古代的传说。

    如果九鼎真的存在。

    那华夏文明,可就真的不只是四千年那么简单了。

    3800年前都可以造出如此巨大的青铜鼎,她之前又存在了多久,花费了多长时间,研究出了 这样的技术?

    “九门!”

    坏大辅心中越发的感到惊恐,他在对自己说:“不能再这么下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九门, 一定会成为帝国征服华夏最大的障碍!”

    然而九门不仅得到了九鼎,更是当着日本人,当着全世界人的面,将其摆在了院子里。

    这种气度,宛若一场风暴,在每个人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
    “这九门,莫非真的,是天命所归不成?”

    如果不是,为何历朝历代都没能得到的九鼎,会落在他们的手中?

    “各位,别着急。”

    张启山说完,张云山便从一侧走了上来。

    他手中端着一个立方形的木盒子,将其摆放在了正对着大门的桌案之上。

    “我还有一件宝贝,想请五脉,看看真伪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吧?”

    “这,这个小盒子里放着的,莫非是!”

    在场众人,几乎人人都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“疯了,简直是疯了。”

    “九门连它都找到了吗?”

    盒子还没打开,可每个人心中,几乎都在此时跳出了同一个词----传国玉玺!.

    “玉玺!”

    “真的是个玉玺!”

    眼前的传国玉玺,明明没有任何的光华,可众人就是觉得它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神韵。

    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感觉。

    就像是洛尘的随侯珠,哪怕一个人不知道它是什么宝贝。

    然而血脉之中对它的渴望,却会让人疯狂的想要将其抓在手里,占为己有。

    不过跟随侯珠不同,这传国玉玺给人的感觉,却有点拒人于千里之外。

    “九门,连它都找到了吗?”

    王宇恒站在人群中,他看见了这块传~国玉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