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章 烟花三月下扬州

南柯雨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奇快中文网 www.qkzw.co,最快更新金枝泪最新章节!

    “人生只爱扬州住,夹岸垂杨春气薰。自摘园花闲打扮,池边绿映水红裙。”诗中描写的扬州总是那么美好,那么令人神往。所谓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,三月,扬州最美的季节,春红柳绿,草长莺飞,荡漾的湖水中飘散着阵阵花香,沁人心脾。我们到达扬州的时候正值三月,恰好能体验一把扬州的春日胜景。

    这天晚上,我们正坐在瘦西湖的一艘花船上,船内装饰一新,满是江南独有的水乡意味,两个怀抱乐器的少女正唱着小曲,吴语轻软,耳畔满是婉转缠绵的音调,听了不禁让人顿生酥麻感。“霜落空月上楼,月中歌唱满扬州。相看醉舞倡楼,不觉隋家陵树秋。”说的正是在扬州歌舞,看来,这早已醉倒了不少人。我和丰绅殷德坐在船舱内,一边听着小曲,一边品尝扬州小吃。

    “都说叫你换身男装了,哪有女子坐花船上听曲的道理?”他突然寒碜我。

    “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,谁说女子不能听曲了?还是嫌我在这碍着你了?”

    “美色当前,哪个男人能不动心呢?”他说这话的时候故意拿眼睛瞅着我,我知道他是故意试探我反应的。

    “你要是喜欢就花点钱把她们都买回去,天天让她们给你唱曲听。”

    “哦?那你不吃醋?”

    “你爱弄多少女人回来,就弄多少吧,方正跟我也没啥关系,大不了我跟皇阿玛知会一声,让你朝也不用上,宫也不用进,天天就研究这扬州小曲,可不乐哉?”

    “那你独守空闺岂不是寂寞死?”

    “没事。你知道唐朝那些公主吗?大不了我学她们,自个儿找乐子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还是算了吧,这绿帽子我可戴不起。说真的,这爱在花船上听曲的还真不少,你不知道,订艘花船有多难,要想请名角儿唱曲更是难上加难,有时候就是有钱也办不到。你看!”

    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向窗外看去,果然有几艘花船在荡漾着,看船上坐着的听客,个个都是衣着华丽,冠冕堂皇。“看这些人打扮,应该不是做生意的就是当官的,我看也只有他们才花得起这钱包船听曲。”

    “我都打探过了,这些花船上的多是地方官绅,这湖上的花船几乎每晚都是被他们包走的,而且必请名角儿来唱曲。平日里如此,要是来了其他官员,这花船便是夜夜笙歌,至天明也不停。”

    “居然会这样,这地方官哪有这么多银子夜夜消遣?来了其他官员还要大肆招待,就没人能管管?”

    “官官相护你懂不?这官场上从来都是小官孝敬大官,大官罩着小官。要是上边没人,能有几个地方官坐得安稳?”

    我听后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在扬州待了几日我们打算乘船继续南下。这日来到郊外,眼前的景象着实让我们吓了一跳,与城中歌舞升平的热闹喧哗景象相比,这儿只能用惨烈来形容。遍地枯枝残叶,黄土泥泞,衣着褴褛的老人,嗷嗷待哺的孩子,眼睁睁地巴望着我们,伸出他们那干枯的双手。

    一看他们就是好些天没有吃喝了,我赶紧吩咐凝雪和小寇把随身带着的干粮和水分给他们,他们立马狼吞虎咽起来。

    “慢些吃,仔细别噎着。”我在一位老婆婆边上蹲下身,“老婆婆,你们这是怎么回事?江苏这应该没有闹饥荒吧?”

    “饥荒是没有,但是有比饥荒更可怕的。”老婆婆叹着气说。

    “那又是怎么一回事?老婆婆你尽管说,也许我们能帮到你们。”

    许是见我们还算面善,老婆婆慢慢打开了话匣:“我们本是同一个村子的,男耕女织,日子虽然不算富裕,但总算是不愁吃穿,一大家子过得也算安稳。但是,一个月前官府来人,说是要征用我们村这块地开矿场,让我们10天内搬走。我们无处可去,自然不肯搬,过了没多久,官府就来人,把我们都赶了出去,我们无家可归,只能到处流浪,渴了就喝些溪水,饿了只能啃树皮、草根。”

    “天底下居然有这种事,简直是目无王法!”丰绅殷德愤恨地说。

    我也只能无助地摇摇头,这种情况下,我也不知道怎么帮他们才好,我掏出一张银票递给那老婆婆:“这儿有些银子,你们先拿去买些吃的,然后找个地方落脚,这样风餐露宿也不是办法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恩人!谢谢恩人!”所有的人都跪了下来,不住地向我们磕头。

    “都起来,都起来。”我扶起身边的老婆婆,凝雪和小寇也忙着扶起那些村民。

    “看来回京后我们有好些故事能跟皇阿玛说了。”南下的船上,我对丰绅殷德说。